◇◇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走进摩梭人家 □常克   美丽的泸沽湖,神秘的女儿国,奇特的阿夏婚……这种种令人心旌摇动的传 说,吸引着每一个旅游者的脚步。   金秋十月,我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往已久的土地。   汽车在滇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穿行,脚下的山谷里不时飘过朵朵白云,放 眼望去,蓝天与白云间,若隐若现的山峦层层叠叠,莽莽苍苍,宛如一幅大写意 的泼墨画!   蓦地,一座标志着进入泸沽湖的牌楼矗立在大家的眼前。开车的摩梭族小伙 子格桑提示我们向前方看,在那群山环抱的远方,一片碧蓝的湖水在阳光的映照 下发出璀璨的光芒,恰似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绵延起伏、广袤无垠的滇 西北高原上。   那就是曾经令不少游客心驰神往的泸沽湖!   一、美丽的泸沽湖   泸沽湖是一个方圆四十多公里的内陆湖,沿湖生活着约三千多摩梭族人,她 (他)们以前主要靠捕鱼为生,也种高粱、玉米,青稞、土豆之类农产品。“摩 梭女儿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后,大部分摩梭人已开始从事第三产业。格桑说, 他的大哥就在落水开店,已经不再打鱼种地了。   格桑提议说,要带我们去位于泸沽湖西北方的里格村,这里只住有一二十户 摩梭族人,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新观光点,因里格岛而出名。   摩梭人主要的聚居地是距泸沽湖十几公里的永宁,大约有两万多人在那里繁 衍生息,格桑的家也在那里。相比之下,里格村只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然而, 窥一斑可知全豹,而且,里格岛醉人的旖旎风光,早就在“驴友”中有口皆碑, 我们对此也是心仪已久,格桑的建议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里格岛是一个半岛,有一条窄窄的山道与湖边相连,岛上住着几户人家,一 位广州来的小伙子在这里开了家客栈,也经营酒吧餐饮。客栈是新建的两层木楼, 紧挨着湖面,我们在他的客栈住了下来。   坐在房里,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窗,便可欣赏到潋滟的湖水和湖边新建的一 幢幢透着摩梭风情的木楼。   高原的天空特别蓝,一朵朵白云装饰着蓝天,蓝天下是隐隐的青山和翠绿的 湖水,湖水中错落有致地镶嵌着翡翠般的三个小岛。这便是有如人间仙境的泸沽 湖呈现给游客的美丽画图。   爬上里格岛最高处眺望,宽阔而宁静的湖水轻轻泛着涟漪,一两只摩梭族人 的“猪槽船”在水面摇荡,载着游客朝湖中心的那三个小岛依次划去。   离我们最近的那个湖心岛上,有座喇嘛寺,佛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发出耀眼 的金光。格桑告诉我们,那个寺院里住着一位活佛,只是最近好像云游去了。   转过身来,格姆女神山就巍然屹立在里格岛后的不远处,庄严地鸟瞰着美丽 的泸沽湖,守护着生活在她身旁的摩梭儿女。   格姆女神是摩梭人心灵中的守护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这天,传说中的格 姆女神降临人间,赐福给摩梭族人。这天,凡能出动的摩梭人都会打扮得漂漂亮 亮,带上供品,去格姆女神山举行祭祀仪式,然后烧起篝火,通宵达旦地歌舞狂 欢。   这一天,摩梭人又叫它“转山节”。也是男女订情极好的日子。   听格桑讲,摩梭人的本民族宗教是达巴教,摩梭族人没有文字,但达巴教传 下了类似纳西民族的象形文字32个。   后来藏传佛教(这里称黄教)基本上取代了达巴教。这也是为什么摩梭族人 的名字大多与藏族相同的原因。   二、奇特的阿夏婚   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的,除了泸沽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便是“摩梭女儿国”里神秘的“阿夏婚”。   据介绍,“阿夏婚”俗称“走婚”,是摩梭民族特有的婚姻形式,简单的说, 就是男不娶,女不嫁。“阿夏婚”男的称女方为“阿夏”,女方称男方为“阿 柱”。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方暮来晨去,只在女方家过夜,所 生儿女一律由女方抚养,随母姓。男女双方可在生产、生活、财物上互相帮助, 但无必然的联系。男女媾合纯粹因情而生,两情相悦便可走婚,缘尽随时离散。   在摩梭人的所有家庭里,都由最年长的女性——母亲或祖母主事。所以说, 摩梭族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母系氏族社会标本。也因此引起了人类学家和社会学 家极大的研究兴趣。   我同样是带着这种猎奇心态走进泸沽湖的。   当我还在丽江时,从与格桑的闲聊中得知他就是摩梭人后,我便冒昧地向他 问起了一直存在于心中的疑惑。   我问:你们现在还走婚吗?   格桑答道:年轻人还是走婚,年纪大的大多是固定的同居关系了。   我又问:如果几个男子同时爱上了某个女人,都去她那里走婚,行吗?   格桑很坦然地回道:完全可以。   我不解地问道:不会争风吃醋、甚至打架吗?   格桑也不解地回道:怎么会呢?只要女的喜欢,开门接纳他就行了。   因为与格桑是初相识,我没有深究下去。后来与他熟识了,我又将这问题接 着问他:如果某一晚两个男人同时去叩某个女人的房门,结果会怎样?   格桑回答得也很爽快:谁先一步踏上她家的台阶,谁就进屋呗。   我问得有点傻:那位没进屋的男子怎么办呢?   格桑说:走另一家呀。   我仍然傻傻地追问:如果别人家也“满员”了呢?   格桑笑了:那就回家睡? グ伞?   我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位没进屋的男子以后还会与那女子走婚吗?   格桑回答得很自然:只要喜欢,当然还会走呀。一个女人或一个男子同时与 几个对象走婚,这不算什么,只要相互喜欢就行。   据我后来了解,多数情况下,摩梭族人基本上还是一对一的走婚,除非双方 另有约定,或是两人公开宣布中止阿夏关系后,别人才会来继续走婚。   其实,走婚并没有外人说的那么神秘,村子就那么大,人也就那么多,谁与 谁走婚,即使不说,大家心里也是清楚的。   我在一家店里歇息时,问起这个问题,店主就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还傻傻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因为女方的原因,从没人上她那里走 过婚?或是“满员”后,总会有“多余”的男子只能无可奈何地回家去睡?   他们笑了,说:摩梭人历来生女比生男多,所以还没听说过有“多余”男子 回家睡的;至于处在走婚年龄的女人,你不走别人会去走,也无守空房之虞。   格桑还告诉我,文革时,政府曾经在摩梭人中提倡过一夫一妻制的对偶婚, 并颁发了结婚证书。后来,只有当了国家干部的摩梭人和部分老年领证者没再走 婚外,大部分人又仍然回到了“阿夏婚”。   三、走进摩? 笕思?   摩梭人的住房全部用木头建成,房顶上以前不盖瓦,用两三尺长,约尺把宽 的木板(俗称黄板)一块接一块地覆盖着,因为没有铁钉,为防大风刮跑,黄板 上面都压着石头。   听说以前走婚,碰上个别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开门笑纳的女子,偏偏男子又是 喝了酒去的,酒兴上来便有点“霸王硬上弓”,就真的会“上房揭瓦”了。   我问:第二天临走前男子会帮她修复好吗?   答曰:女方家自己会弄好的。   不过,现在新建的木楼,房顶都盖青瓦,再要有“霸蛮”的男子,那条上房 揭瓦的路是肯定行不通了。   而真正霸蛮,不遵循两情相悦传统的,是解放前的土司,他凭借自己的权势, 看上了谁家女子后,不管女方愿不愿意,让管家传话过去,女方家还得准备好酒 菜,跪着将土司迎进房内。   带着对阿夏婚姻的好奇,我先后走进了卓玛和宾玛家做进一步的了解。   卓玛家在湖边,和所有摩梭人家的建筑格局一样,进大门后是个院落,院内 正对大门的是“祖母房”。大门右手边是一幢两层木楼,卓玛和她的姐妹就住在 这里。   挨着大门左边还有一幢两层的木楼,但已改成了酒吧,并将原来朝向院内出 入的那扇门封了,在当路处另开了新门窗,不? 僭诖竺拍诔鋈搿?   我进去时,院内一对年轻男女正在干活,将收下来的农作物往房檐下的空隙 里堆放。女的在下面送,男的站在梯子上往里堆,配合得有条不紊。   想起听人说过,白天在一起干活的男女,不是兄妹姐弟就是舅舅与外甥女。 于是冒昧地向男子问道:这是你妹妹吧?   男子的回答出我意料,他很坦然地介绍说:这是我爱人。   我有些木然,竟然问他:你是摩梭人吗?   他答:我是摩梭人,但不是本地人。我原来是住在别处的牧民,是这家的上 门女婿。   小伙子毫不隐晦,侃侃而谈。从他的介绍中,我才知道,并不是所有摩梭男 女都走婚。如果家中生的全是女孩子,会将女孩中长得最漂亮的那位招个上门女 婿,一夫一妻地生活。而且,这对夫妻是不走婚的。   这位小伙子岳母家生的是三个女儿,他爱人排行老二,老大老三我没见着, 但老二长得确实健康漂亮。后来我听说,这个小小的村子里,还另有一位上门女 婿。   听小伙子讲,如果哪家全是生的男孩,也会娶个儿媳妇上门,同样,这对夫 妻也不走婚。   得到小伙子的允许后,我参观了他们家的“祖母房”。   摩梭人的“祖母房”一般正对大门,建在院落的顶头,是整个家? 逯凶钅瓿 ぁ⒌匚蛔罡叩呐跃幼〉牡胤剑彩侨胰说目吞?   “祖母房”外表并不起眼,只有一层,也没有窗户。房门不大,门槛却很高。 因为年代久远,大都陈旧发黑。后来听宾玛讲,门槛高是因为小孩子一般都放在 “祖母房”内,没人照看时,怕小孩爬出去,才特意建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还可 防范外面的鸡鸭跑进去。   “祖母房”内的中心是火塘,火塘旁边供着火神。火塘的火是一年四季都不 能让它熄灭的。我问过宾玛:夏天那么热也烧火吗?她说:是的,也得烧着。   火塘旁有“祖母床”,家族中最年长、地位最高的女性就睡在这里。   “祖母床”对面,隔着火塘还有几张可坐可睡、类似床样的木架板。据说, 家中年长不能再走婚的舅舅们晚上就睡在这里。   摩梭人家中一般是不给儿子安排住房的,处于走婚年龄的男子,真有哪晚没 找到“阿夏”,回来也就只好在这里暂时安歇了。   不过,我在宾玛家采访时,她家新建的两层木楼有26间房,宾玛介绍说,她 和哥哥姐姐就各有一间。其余的做了客栈住游客。   宾玛今年28岁,有个两岁多的小男孩。我在参观她家新建的木楼时,她邀请 我去她家做客,又是斟酒又是泡茶,非常热情。   宾玛的妈? 枋堑奔胰耍?嗨炅耍硖搴芎茫砹嘶乖诿ψ盼辜仪萆冢 已艘黄ヂ恚竿分砗筒簧俚募ρ肌B沓嗽怂椭匚锿猓陀美赐杂慰汀W源 哟謇锟⒘寺糜蜗钅亢螅弥聿鄞吐矶怂陀慰停愠闪烁骷业闹饕没疃 1雎昙沂歉绺缛ジ慰透下怼?   我进宾玛家的“祖母房”时,宾玛的哥哥正在火塘边做饭,火塘的三角支架 上放了口铁锅,里面炒着土豆条。小伙子不善言谈,听着她妹妹与我聊天,也不 插话。饭熟后,揭开锅先舀了一小勺饭洒在火神牌位前的地上,算是敬过了火神, 这才装好饭到外面去吃。   看来,火神是摩梭人日常必敬的神灵。我进门后宾玛倒酒给我喝,也是先将 第一杯酒洒在火塘前,然后才斟满递给我的。   采访宾玛前我先言明,如果涉及到隐私,她可以不回答。但宾玛说没关系, 叫我只管问。   我问宾玛:摩梭男女一般什么年龄开始走婚?   宾玛说:摩梭男女长到13岁就叫成人了,并要举行成年仪式,举行过仪式后, 开始享受成年人的一切待遇,女的便有了自己的单独住房,这时因为年龄还小, 并不会走婚。   这样单独的住房,外界一般称为“花房”。   但我接触过的摩梭人对此说并不认可,先后有几个人跟我说起此事时,? 妓 嫡馐且恢忠ゴ蛭蠼狻I踔劣腥怂担馐俏四持中枰笤斐隼吹乃捣āK 撬担扛鋈舜罅硕加Ω糜屑浞浚懿荒芾细杪枳≡谝豢榘伞?   我很认同他们的看法,觉得还是叫“闺房”比较合适。   宾玛说:真正开始走婚一般是16、7岁后。但第一次有了相好的意中人,并 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会立刻苟合。女的有了意中人后会首先告诉妈妈,然后,男 方会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于某个晚上,邀几个男伴,带上酒菜与其他礼物去看 妈妈,在“祖母房”内坐下后,送上礼品,说明来意。妈妈则会杀只鸡斟上酒款 待他们。   我问:男方不吃饭就来吗?   宾玛说:饭是吃过了才来的,但这是一种礼节,还得吃点喝点。只有过了这 一“关”,才能走婚。   听宾玛这样说,我觉得,所谓走婚并不像外界传的那样“邪门”,“聘礼” 与“证婚人”都一应俱全,只不过没举行结婚仪式而已。当然,与现代婚姻比较, 还少了一张结婚证书。   我问:要是妈妈不同意怎么办?   宾玛可能没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她只是反复说:妈妈会同意的,因为女儿同 意了嘛。   我又冒昧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男方可以同时与几个阿夏走婚,或者说, 女方也可以同时拥有几个阿柱?这是真的吗?   宾玛回答说:这样的事有,但也要两人谈得来才可以的。   讲来讲去都是以双方的感情为前提,丝毫不夹杂财产与门第、身份等问题, 当然就更不存在“傍大款”、“包二奶”了。   我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妈妈会同意吗?   宾玛说:只要女儿同意了,妈妈会同意的,但妈妈知道后会说说女儿。而且 这种事也是瞒不过妈妈的。   看来,摩梭人的母亲,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并没有太多的家长作风。 她非常人性地管理着家庭事务,特别是在对待儿女的婚恋问题上,持非常宽容的 态度,尊重儿女们的选择,也不会去横加干涉。   答案已经有了,我没有再问宾玛是否也有几个阿柱。   第二天清晨,我在湖边散步时,宾玛背着她的儿子走过来了,我给她打招呼, 没想到,她那才两岁多的儿子,竟然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我招手道:你好!   黎明的泸沽湖非常宁静,湖水像摩梭人的心灵一样清澈透明。我想,如果没 有外来功利观念的干扰,她们会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轨迹,在这没有 世俗污染的湖光山色里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直到永远。   朝霞从云层里钻了出来,将湖面映得波光粼粼。我信步踏上湖边的山道,清 新的晨风带着丝丝凉意从身上拂过。被灌木丛遮掩着的岸边传出轻轻摇动的浆声, 我拨开树丛俯身看去,扎西正划着猪槽船沿湖岸察看着不知何时布下的渔网,捞 起的一段接一段渔网上,不时可见到卡在网眼中挣扎跳动的鱼儿,银色的鱼鳞在 碧波中闪闪发亮。   好一幅诗情画意的原生态画图!遗憾的是,我数码像机的电池,在昨晚的篝 火晚会上被消耗得干干净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扎西,荡着浆儿,吱吱呀呀地远 去了!   心中的遗憾产生了以后还要再来的冲动。但同时也隐隐约约生出一丝担忧, 如果我们听任商品经济大潮不断侵蚀这片原生态领地而不加制约的话,说不定将 来的某一天,我们就真的只能从镜头的记录里去寻找这些一去不返的生活了。   如果不幸有那一天的到来,那才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真正的遗憾。   四、猎奇后的反思   摩梭族人的走婚,虽然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的课题,但于我这猎奇者 来说,也有些思考。走婚的基础是两情相悦,用宾玛的话来说,就是“要两个人 谈得来”。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婚姻就无不与政治、财富、门第、地位紧 紧地联成了一体。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荣国府里的焦大,绝不会爱上林妹妹。反 之,林妹妹也肯定不会爱上焦大。但摩梭人的走婚,完全摈弃了这些世俗观念, 这究竟是原始的落后还是一种婚姻的进步?   又:因为可自由恋爱,也可同时与几个对象走婚,这里没有第三者甚至第四 者的概念,也没有“傍大款”“包二奶”这样的丑闻。女人身体的付出,纯粹出 于情感的需求,不带任何功利,这是可叹还是可赞的事?   三、不固定对象的走婚竟然没有引发社会矛盾,是人性的纯朴,还是习俗的 使然?如果将它克隆到我们这个充满欲望与贪婪的“现代”社会里,还能这样平 静吗?   四、原始社会的分配制度被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分配制度的 雏形,那么,摩梭女儿国的走婚形式又是否可以被认为是将来家庭形式的雏形呢?   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死亡了的婚姻双方,却会因为财产的分割, 物业的归属闹得死去活来,对照摩梭男女之间洒脱的分手,我们这些“现代社会 的文明人”,是不是应该感到有些羞愧呢?   ……   正如我带着不少疑问来到泸沽湖一样,我又带着这些新的疑问离开了她。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