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亚洲周刊》1997年第4期(1997.1.26) 华人心灵在网上贴近 北美大学校园内孕育的中文电子杂志,走向全球千万华人家庭。无远 弗届的网络世界中,各种新闻检查制度及政治藩篱面临全新挑战。 在电脑网络上神交已久但素昧平生的朋友,终於欢聚一堂促膝交谈。 多伦多大学国际学生中心不久前召开了一个名为「电脑网络与中华文化」 的别开生面研讨会,吸引了多家中文电子刊物的编辑和读者,以及研究哲 学、文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华裔学者。 从美加两国各地兼程赶来的与会者,就近年来中文电子杂志日趋勃兴 的原因及影响,畅所欲言,切磋探讨,不时激起听众的提问和评论。经常 在中文电子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焉晋芬,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副研 究员,现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讲授伦理学等课程。她用「同气相求,同声 相应」的字句来形容这次研讨会的热烈气氛。 一技独秀变百花香 会议厅的白色屏幕上映现一条急陡上升的直线。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水 力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张吉,用这一直观的图表来描述中文电子刊物在九十 年代的迅猛发展势头。 在北美大学校园孕育而成的中文电子杂志,从问世到走向遍及全球的 千家万户的华裔家庭,仅经历了历史长河中属弹指瞬间的五年时间。一九 八九年北京发生六四事件,在美国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自告奋勇地筹办了每 日一期的英文电子刊物《中国新闻摘要》,逐日转发西方国家各大通讯社 有关中国的最新消息。这份集中国新闻大成的电子刊物,虽有助海外华人 及时了解大洋彼岸故国的局势变化,但仍难以啐解身在异国他乡的忧愁烦 闷。 一九九一年四月五日,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时 代风云激汤的怀国思乡深情中应运而生。这份周刊的编辑主体是分布各国 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已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们凭各自不同 的专业眼光,从中文报刊及大量来稿中精选佳作,及时向读者推荐。每期 周刊在星期五编定後,通过无所不达的国际网络internet传送到全球各国 数万订户,成为许多华裔家庭「周末精神美餐」。全年五十二期《华夏文 摘》,加上不定期出版的文学增刊,总计达上百万字,但只需两片磁盘就 可以永久收藏,辗转流传十分方便。 这份文摘周刊宛若报春使者,预告中文电子刊物春色满园的景象。从 九三年起,由遍布世界各国各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的综合性中文 电子杂志如潮涌现。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通讯》、《布法罗人》和《未 名》,加拿大的《联谊通讯》、《红河谷》和《窗口》,德国的《真言》 ,英国的《利兹通讯》,瑞典的《北极光》和《隆德华人》,丹麦的《美 人鱼》,荷兰的《郁金香》,日本的《东北风》(本刊注:全球中文电子 刊物均可经由 http://www.biol.uregina.ca/liu/chn-mag.shtml或其他 网址寻获)。 近两年来,中文电子刊物又出现了专业分工的发展趋向。除纯文学刊 物《新语丝》、《大千世界》、《花招》和《杏花村》,以及诗刊《橄榄 树》问世外,还出现以特定读者群为对象的《足球世界》和《谜径通幽》 ,甚至像《当代中国研究》和《东亚外交与防务评论》那样的学术刊物也 已问世。 在香港或台湾出版的杂志《壹周刊》、《九十年代》、《远见》等争 先恐後上网的同时,中国大陆官方主办的刊物《神州学人》和《上海建设 》等亦在国际网络上崭露头角。九五年夏季,诗人北岛在离开美国密歇根 州赴加州任教前,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举办了中英文对照的诗歌朗诵会。北 岛在座谈时说起作为一个流放诗人,最大的忧虑是失去读者。听众席中有 人回应说:「如果你能到电脑网络上来流放,不怕没有读者。」 在电脑网上流放和合唱 方是民在美国罗彻斯特(Rochester)大学从事博士後研究,早在中国科技 大学生物系求学时就曾主编校园诗歌刊物。担任电子杂志《新语丝》编辑 已有二年的方是民指出,「有家归不得」的中国人不仅指像北岛这样由於 政治原因被迫流亡海外者,也包括由於学习、工作和经济的需要而长期滞 留海外的「自我流放者」。由这些流放者用母语创作的,以海外华人为读 者对象的文学,则可称作「流放文学」。 方是民表示,在中文国际网络上发表的文学创作,其内容都具有流放 文学的特点,多以怀旧和描写文化冲击为诉求。他说:「人在异国他乡, 怀旧就有了特殊意义,并且也由於祖国距离遥远而产生超出现实的美感。 」方是民强调,中文国际网络是汉语流放文学的肥沃土壤。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设立的「太阳升」考察访问站,向各国读者提供 在中文网络上发表的作品,以及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稿。现在,每天有二 、三千人次进入这一网址。考访站亦用统计软件,登录读者的来源情况。 结果发现,虽然读者遍及欧洲、北美、澳洲、日本,甚至南美,但大部分 进站考访的读者仍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他们亦大都是中 文电子刊物的作者,在阅读时有感而发,即兴创作,随即在网上「张贴」 文章。为何来自中国大陆的海外学人热衷於创办和阅读中文电子刊物?现 在多伦多SBR国际商务公司任职的同俊子,是专攻方法论的逻辑学博士。他 分析说,在欧美留学和工作多年的中国大陆学人,大都仍置身西方主流文 化的边缘,因此有挥之不去的「文化孤独感」。 同俊子坦承,中国大陆滞留海外的知识分子大都持有独立的价值判断 ,对故国现存体制有诸多的批判。在这一方面,他们和海外中文传媒的「 旧立场相近」。但在另一方面,他们身上又留有以黄河和长江为象徵的中 原文化的印记,和港台出版报刊的思想判别标准,甚至语言词汇不尽相同 ,因此感到海外中文传媒「没有味道」。中文电子刊物正是在这种特定的 文化疏离和心灵挣扎造成的「夹缝」中破茧而出的奇葩。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在海外创办的中文电子刊物,以各自独立自主的编辑方针和对各家之 言的兼容并蓄为显著特色。 九四年二月问世的《新语丝》在发刊词中,推崇七十年前鲁迅等人创 办的同人刊物《语丝》所主张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宗旨,并宣告 自己是「唯一远离时事政治」的纯文化刊物。由散布在世界各国志愿者组 成的编辑委员会,主张将这份刊物「建筑成一面镜子」,尽量全面真实地 去「反射」散居异乡、无根也不落叶的魂魄们「形而上及形而下的形形色 色。」 《新语丝》编辑部不设总编辑,而由各位编辑「轮流坐庄」做主编。 这一做法目的在於防止「总编有凌驾於责任编辑之上的权力而随意增删稿 件,从而保证刊物内容及思想观点的多元化特色」。和一些主张「纯文化 」的电子杂志相映成趣的,则是中国大陆留学生团体主办的中文刊物时刻 不忘「评论国是,月旦人物」。 去年三月,台湾海峡剑拔弩张的临战态势成为各国传媒的报道热点, 但世人很少知道中文电脑网上也掀起一场波涛汹涌的论战。 《华夏文摘》第八十一期增刊在三月刊出日本华裔作者林兰的投稿 《台湾历史概略:兼谈对台动武的合理性》。林兰在评析甲午战败後割让 台湾的「奇耻大辱」时指出:「国家打败了仗,却把孤悬海外、对国家忠 心耿耿的台湾子民抛弃以换取自己的安宁。我们大陆人民对台湾人民应该 有永久的负疚感。」 林兰提出的「中国抛弃台湾说」,在中文电脑网络上激起的大论战迄 今仍未平息。美国克利夫兰市一位署名梁简(Jan Liang)的读者向《枫华园 》投书,责问「清朝政府腐败,治国无方,怎能罪及中国的百姓」?这位 读者指出,一国的贫弱并不构成被他国掠夺的合理性。台湾的不幸只是中 华民族百多年来苦难的组成部分。他强调:「以中国人百年来遭受的凌辱 和贫弱作为台独诉求,是无理性的。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的观点, 亦在这场论战中受到质疑。余英时在题为《民主和民族主义》一文中指出 :「中国这两个字究竟有甚麽样的具体内容,恐怕今天谁也说不清楚。」 他又说:「在民族和国家认同方面,中国人自清朝末年到今天,却始终没 有取得共识……而依然处於分歧和模糊的状态。」 在加拿大生化制药公司任高级研究员的淮洲五月二十九日撰文,批评 余英时作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为台湾总统提供了说「中国这个词也是含糊 不清」的理由;作为美国大学教授,余则论证了中国人对美国的威胁和挑 衅,淮洲诘问道:你还能找谁到比余英时更尽职吗?在去年十月二十日出 版的《枫华园》上,读者李山刊文批判「西方殖民扩张给中国带来蓝色海 洋文明」的「奇谈怪论」。他说,这类思潮「反映出西方仍要在精神上和 文化上维持对第三世界的殖民统治,以实现在冷战後最大限度地剥削压榨 贫困国家的全球战略」。李山希望香港九七年回归中国,「能成为一次击 退西方白人殖民主义心理和文化的攻势」。 跨越国界和政治藩篱 中文电子刊物虽为海内外的中国人提供了对言论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 舆论空间,但亦凸显了不同政治背景、不同学术训练的华裔学人中存在著 深刻的歧见。不过,《枫华园》杂志前任主编、现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 後研究的黄政却认为,中文电脑网络上争议迭起,有利於全球不同背景的 华人「寻求共识,探索中华民族富国强民的新路」。 九十年代以降,全世界使用国际网络的人数,每年都以几何级数成长 ,其中的全球资讯网WWW更因为结合了文字、影像、声音的多媒 体功能,现以每月增加一百万个用户的速度快速成长。多采多姿的中文电 子刊物正是拜现代资讯科技之赐,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的留学生跨越 重洋,和故国故乡保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中文网络这个无远弗届的资讯 世界中,各种新闻检查制度及政治藩篱正面临著全新的挑战。 香港和台湾的大学目前都有供教员和学生使用的网站。而据北京邮电 部披露,目前中国大陆的网络用户已增至十万。虽然中国总理李鹏在九六 年初签署一项有关使用国际网络的国家政策法案,但许多电脑专家认为政 府控制网络使用近乎不可能。 九五年底根据金庸小说在北美编创的名为「侠客行」的网络游戏,现 在因为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用户加入而时常超载运行。多伦多大学 医学院助理研究员胡清龙表示:中文电子刊物的繁荣正在改变中国人的思 维和生活方式,「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也将超过人们的预想」。(伍幼 威)■